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昌图婚礼车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昌图婚礼车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萧红丈夫?
萧红,未婚夫汪恩甲(订婚,后解除婚约)
前夫萧军(未举行婚礼仪式)
丈夫是端木蕻良。
萧红,女,(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
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清代的科尔沁部落出了几个皇后?
科尔沁蒙古地处漠南蒙古的东部,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今辽宁省昌图、法库、彰武以北,吉林省四平、怀德、长岭、白城以西,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通辽、科左中旗、科右中旗及乌兰浩特市以北一带。
清朝时,其四至为:东界扎赉特蒙古、西界扎鲁特蒙古、南界盛京边墙、北界索伦。该部共6旗,与其东部的扎赉特旗、郭尔罗斯两旗、杜尔伯特旗共10旗组成哲里木盟。
科尔沁蒙古领主的始祖为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博尔济吉特氏。清代,诸如科尔沁、扎赉特、郭尔罗斯、杜尔伯特、阿鲁科尔沁、四子部落、茂明安、乌喇特、西套阿拉善、青海和硕特等部蒙古的领主,都是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
上图孝庄文皇后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九月,扈伦四部女真之一的叶赫部,意识到日益强大的建州女真对他们的威胁,于是联合其他女真部落及蒙古科尔沁部,组成“九部联军”讨伐建州女真。科尔沁部中参加些惨战役的是齐齐克之子翁果岱及其子奥巴,纳穆赛之子莽古斯、明安兄弟二人。此役,九部联军大败,科尔沁部诸首领落荒而逃,明安险些被俘。科尔沁部自知不是努尔哈赤对手,遂于次年遣使进驼、马表示友好。而努尔哈赤要继续发展,也需要消除四邻的敌对因素,或者化敌为友,取得他们的支持,科尔沁部便是其争取的对象之一。
上图孝惠章皇后
万历四十年(1612年),努尔哈赤主动向该部明安贝勒求婚,明安亲送其女聘嫁努尔哈赤。这是努尔哈赤家族与蒙古贵族的首次通婚,从此揭开了满蒙联姻的序幕。据清史研究学者的统计,清廷仅在入关之前,就与科尔沁部联姻33次,其中出嫁12人,娶21人,整个清朝共联姻130次。康熙皇帝曾经亲切的称科尔沁蒙古为“朕的舅家”。
科尔沁部的皇后有四位:
1.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和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的姑姑。
2.孝庄文皇后。
3.废后,静妃。孝庄文皇后的侄女,顺治的第一位生前册封过的皇后,被废之后降为静妃。
4.孝惠章皇后。康熙皇帝即位后,上徽号“仁宪皇太后”。
明朝末年,女真各部落之间征战不断,努尔哈赤统领的建州女真日益强大,遭到其他女真部落的抵制,与当时实力最强的叶赫部更是水火不容。为了发展壮大,努尔哈赤选择与蒙古科尔沁部落握手言和,结秦晋之好以稳定联盟。
蒙古科尔沁统治者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博尔济吉特氏就是孛儿只斤氏的嫡系血脉,清朝爱新觉罗家族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家族通婚最繁多,据记载清朝公主下嫁博尔济吉特家族30余人,博尔济吉特家族也有10位女子成为清朝后宫显赫的后妃。这些从科尔沁走出的姑娘们,为加强满蒙联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清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下面简单介绍几位比较出名的科尔沁后妃:
努尔哈赤的寿康太妃:科尔沁冰图郡王孔果尔之女,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的堂妹,在堂姐哲哲嫁给皇太极的第二年,出于政治因素嫁给了56岁的努尔哈赤做侧妃,成了堂姐的婆婆。可怜年轻守寡,膝下无子,却历经四朝,康熙四年才去世,结束了孤苦的一生。
皇太极一生志在统一女真,挥师中原,其统治时期与科尔沁联系最为密切,在盛京称帝时,册封了五大福晋,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
清宁宫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即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的姑姑。
关雎宫宸妃,博尔济吉特·海兰珠,孝庄文皇后姐姐,皇太极钟爱的女子。
麟趾宫贵妃,阿霸亥博尔济吉特·娜木钟,即懿靖大贵妃。
衍庆宫淑妃,阿霸亥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璪,即康惠淑妃。
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大名鼎鼎的孝庄文皇后。
其中,孝端文皇后、宸妃海兰珠、孝庄文皇后皆是出自于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家族。
顺治的第一位皇后孟古青,是孝庄文皇后之兄吴克善之女,顺治的表姐,后因好奢华、性善妒,被贬为静妃。
顺治的孝惠章皇后,是孝庄为了平息废后风波,安抚科尔沁部落的情绪而选定的,她是孝庄的侄孙女,顺治的侄女。21岁守寡,当了50年的皇太后。
顺治的淑惠妃,博尔济吉特氏,是孝惠章皇后的亲妹妹。
康熙亲政之后,满清政治已经走上正轨,想要摆脱蒙古对清朝政治的影响力,有意压制科尔沁女子在后宫的地位。和亲模式以清朝公主下嫁蒙古为主,减少蒙古后妃的人数,打破了“爱新觉罗的皇帝,博尔济吉特的皇后“的传统,开始扶持满人皇后。
康熙一朝来自科尔沁的也就慧妃(孝庄的表侄女,康熙的远房表姑)、宣妃(既是孝庄的侄孙女,康熙的同辈;又是康熙嫡母孝惠章皇后的妹妹,康熙的长辈,好乱啊)地位较高,康熙以后来自科尔沁的地位较高的妃嫔更如同凤毛麟角了。
一共有三位皇后,两位追尊皇后。
第一位是太宗皇太极的孝端文皇后哲哲,莽古斯之女。崇德元年封中宫皇后,顺治六年崩。
第二位是世祖废后静妃,吴克善之女,哲哲侄孙女,布木布泰侄女。顺治八年册立皇后,十年废静妃。
第三位是世祖孝惠章皇后,绰尔济之女,静妃侄女。顺治十一年册立皇后,玄烨继位尊皇太后,康熙五十六年崩。
第一位追尊皇后:太宗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寨桑之女,莽古斯孙女,哲哲侄女。崇德元年封庄妃,三年生子福临,福临继位尊为皇太后,玄烨继位尊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崩,追谥孝庄文皇后。
第二位追尊皇后:宣宗孝静成皇后,花良阿之女。宣宗静贵人,后晋静皇贵妃,文宗继位,尊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咸丰五年崩,追谥孝静皇后,不系帝谥。穆宗立,生母慈禧为了拉拢恭亲王,才给其母加帝谥,就是孝静成皇后。
严格的说 ,科尔沁蒙古只出过三位大清皇后,分别就是清太宗皇太极的中宫皇后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清世祖福临的废后静妃博尔济吉特·额尔德尼本巴、清世祖福临的继后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废后静妃剧照
孝端、静妃、孝惠三位是正经的皇后,也就是说她们生前就在皇后位上,是被丈夫册封的,其中孝端从皇后到皇太后;而静妃则是从皇后到静妃,因为夫妻不和睦被废掉了;孝惠先是被聘为妃子,还没进宫又被聘为皇后,在丈夫死后被庶子康熙帝玄烨尊为皇太后。
科尔沁四皇后关系简表
三个人都是出自科左中旗,哲哲是莽古斯之女,吴克善的姑姑,废后静妃额尔德尼本巴的姑祖母;额尔德尼本巴是吴克善之女,察罕的侄女,察罕的儿子绰尔济的堂妹,自然就是绰尔济之女孝惠皇后的堂姑姑。
孝惠剧照
科尔沁蒙古除了这三位活皇后,还有一位追尊皇后,即死皇后,就是题主所说的孝庄皇后布木布泰,也就是影视剧中的庄妃大玉儿。
布木布泰是莽古斯的孙女,寨桑之女,也就是孝端皇后哲哲的侄女,她的姑父皇太极也是她的丈夫,姑侄共侍一夫,被皇太极封为庄妃,生子福临,即顺治帝。
在福临亲政后,庄妃才被尊为皇太后,在孙子玄烨康熙帝继位后被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驾崩后,被三孙子追为孝庄文皇后。
孝庄和康熙剧照
孝庄能够被追封皇后,自然是源于帝母的身份,因为她的儿子当了皇帝,清朝的后宫尊封制度,参考改进于明朝,在清朝,皇帝的生母都可以被尊为太后,死后追皇后,并系丈夫的帝谥。
所以,可以说,科尔沁蒙古一共出了孝端、孝庄、静妃、孝惠四位皇后。
孝端剧照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世系表系猴格自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昌图婚礼车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昌图婚礼车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