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婚宴布置,纳西婚宴布置图片大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纳西婚宴布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纳西婚宴布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纳西族婚服的由来?纳西族结婚服饰特点纳西族未婚姑娘爱梳长辫于腰后,或戴头帕、帽子。妇女们还喜欢佩戴耳环...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纳西婚宴布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纳西婚宴布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纳西族婚服的由来?

纳西族结婚服饰特点

纳西婚宴布置,纳西婚宴布置图片大全

纳西族未婚姑娘爱梳长辫于腰后,或戴头帕、帽子。妇女们还喜欢佩戴耳环、戒指、银或玉质手镯及金、银项链等饰物。

丽江纳西族的大襟女袄多为布袍,基本结构是大袖、无领、夹层,前短后长。穿时将袖口卷齐肘部,上加坎肩、百褶围腰,背披“羊披”。由于丽江地区的海拔、气温、水草山林等条件宜于发展畜牧业,牛羊皮毛也就成为纳西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老的东巴经《迎东格神》中有这样的描写:“天地动,生两兄妹,结缘成一家,牧养白绵羊,用羊毛作衣衫披毡,用羊毛作帽子腰带……”,直到现在,纳西妇女的“羊皮披”仍是民族服饰的一个主要标记。羊皮披纳西语称“优轭”,用毛色乌黑纯净的绵羊皮经皮硝、糯米粉等加工后,再按体裁制。缝上黑绒或黑氆氇的“优轭筒”(羊皮颈),饰以七块圆形五彩丝绒绣的“优轭缪”(羊皮眼睛),再订上七组细白羊皮条做成的“优轭崩”(羊皮须),一对“优轭货”(羊皮背带)用白布做成。上绣蓝色蝴蝶纹饰,一端订在羊皮的背部,羊皮披在背上,背带在胸前交叉,然后绕回背后从下端把羊皮系紧,尾端自然垂下,类同有“尾”,与东巴文的“羊皮”十分相似。宁蒗纳西族摩梭人女子的腰带,用很多的宽布条制成,层层缠于腰间,宽的可达二十多公分。腰带下面系着的,是宽大的百褶长裙

纳西族婚服是纳西族传统服饰之一,由于纳西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同家族的人结亲。男女一般二十岁左右结婚,早婚现象较少。旧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盛行姑舅表优先婚配习俗。结婚一般要经过订亲、请酒、举办婚礼等程序。

纳西族女性的羊皮披肩又名“七星毡”,因披肩上间隔缝制7个刺绣圆盘“星星”而得名,纳西语叫做“优扼”。是纳西族妇女披戴于肩背上的一种独特服饰。

云南的纳西族都有哪些风俗?

纳西族,是中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绝大部分生活在云南滇西北的丽江市,少部分生活在四川盐边、木里等县。

纳西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在艺术方面的成就也是极高,其绘画、雕塑、诗歌、文字、舞蹈、器乐等艺术名扬古今中外。

因为纳西族灿烂的文化,所以纳西族的风俗体现在多方面。

第一,文字语言。

纳西族人之间交流有自己的语言,通常使用纳西语交流。而纳西族也有自己的文字,称作东巴文。

第二,音乐

纳西古乐原本是由内地传入丽江的古典音乐,在丽江融合了汉、藏、白、纳西族音乐和文化的特点,久而久之自成一派,被称作中国古典音乐的活化石。

第三,宗教信仰

纳西族人大多信仰东巴教,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一部分人信仰佛教和道教,接近藏区的纳西族人信仰藏传佛教,不同的宗教文化在丽江和谐共存。

第四,民族节日

纳西族也有自己的民族节日,三朵节也叫三多节是纳西族保护神三朵的生日,除此之外还有正月十五的棒棒会、三月龙王庙会、七月骡马会等。

而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汉族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在丽江也普遍流行。

第五,饮食文化

说起饮食文化,那是具代表性的风俗文化,纳西族也不例外。纳西族肉食主要以猪肉为主,大部分猪肉做成腌肉,尤以丽江和永宁的琵琶猪最为有名,可以保存数年至十余年不变质。外出劳动携带麦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时围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阳地方就餐。典型食品主要有:丽江火腿粑粑、麻补、雪莲花拼盘、丽春铜火锅等。

第六,婚庆习俗

在纳西族的所有风俗中,婚庆习俗是最有意思的。

旧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盛行姑舅表优先婚配习俗。结婚一般要经过订亲、请酒、举办婚礼等程序。

订亲,纳西语“日蚌”,意为送酒,男孩长到五六岁,父母便托媒人带一壶酒到适合的女方家为儿子说亲,双方父母同意后,待女孩长到十岁左右便择吉日订婚。

之后男方家要向女家行“小酒”、“大酒”等礼,每年端午、中秋、冬至等节都要到女方家送礼。

结婚仪式有不见天的习俗,结婚前几天,来帮忙的亲朋好友上山看来松枝,在天井搭一个木棚,在地板上铺上松针,扎迎亲牌坊。接亲队伍到达,女家闭门,隔门唱盘问喜歌,答唱对头方开门迎入,接亲者即撤“开门钱”。新娘边祭祖先、告别父母亲友,边哭泣表示舍不得离开娘家。新娘进夫家大门时,必须跨过门槛正中的马鞍,以此表示成为男家的成员了。

关于婚庆的习俗除了上述的,还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婚礼的前一天,新郎家要布置房子,扎搭彩棚,到处张灯结彩,写贴婚联等,同时要杀猪宰羊,挂一红纸或纸绸裹扎的筛子,上插三枝柳箭,并写"麟麟在此"四字,以阻白虎。

第二,婚房的布置也有很多讲究,布置新房大多由媒人或者新郎的父母布置,在铺新房的床单时需要请儿孙满堂家庭和睦的家族的小男孩在床上滚一圈,当地人称作“压床”。

第三,新娘来到新郎家,新郎家的门是关闭的,这时,送亲的人们在门口唱起纳西调子,让新郎家开门,一番对唱之后,大门才会打开。打开的大门前面放着红纸糊的马鞍,而新娘和新郎必须从马鞍上跨过去,才能进入大门,这时候,东巴法师要念经,同时在新娘的额头上点几滴酥油或者清水,表示新娘已经是新郎家的人。

第四,新娘进屋后,需要送公婆各一双鞋。

第五,拜堂时,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祖先和公婆,再拜见家族中的长辈,接着夫妻互拜。在拜堂开始之前时,新娘手中会握盐巴,新郎则手持一个茶水罐。

第六,拜堂结束,新娘要象征性的看一下陪嫁的嫁妆,把其中的柜子锁上,并把钥匙丢在一旁,这时候,小孩子会一哄而上的去争抢钥匙,因为谁能抢到钥匙,就可以向新娘赎喜糖。

第七,闹洞房。在婚礼的当天傍晚,要在新房里摆上由女方家带来的酒席,新娘新郎由几个孩子陪同共进晚餐,其余宾客则由男方家盛情宴请。

到了晚上,青年男女可以去闹房,也可以在一起跳纳西舞,纳西东巴们则一刻不停地唱(结婚调),而这一天,女方家也同时宴请亲友,请东巴唱(嫁女调)。

独特的文化造就了纳西族独特的风俗习惯,通过这些风俗习惯我们能更加深入了解纳西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纳西婚宴布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纳西婚宴布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