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酒席 婚宴,八十年代酒席 婚宴图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八十年代酒席 婚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八十年代酒席 婚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70年代婚宴酒席标准?70年代的婚宴酒席标准是很普通的,那时物资经济不发达,生活水平很普通...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八十年代酒席 婚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八十年代酒席 婚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70年代婚宴酒席标准?

70年代的婚宴酒席标准是很普通的,那时物资经济不发达,生活水平很普通,结婚的必备一般都是三转一响,也就是缝纫机,自行车,和手表,加上录音机,有一般的房子,干净,能住就行,不像现在的要高档小区,要大房子,要汽车,要存款,要三金等等,过去的人们都很朴实,不知道去为自己争很多的结婚彩礼,这也是社会的现实所反映的一个层面。

八十年代酒席 婚宴,八十年代酒席 婚宴图片

六七十年代婚礼流程?

在六七十年代,婚礼流程以传统习俗为主,通常在早上进行,先是新郎出门迎亲,然后新娘在家中等候,等到新郎到达后,新娘父母会向新郎敬茶,表示对新婚夫妇的祝福。

之后,新郎会带着新娘前往婚礼现场,进行拜堂仪式,交换戒指,并进行酒宴。

在酒宴中,新郎新娘会与亲朋好友共同庆祝,祝福和祝福献花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整个婚礼流程庄重而隆重,寓意着新婚夫妇将走向幸福美好的婚姻生活。

80年代结婚电影?

 80年代结婚电影有很多,其中电影《喜盈门》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一个中国北方某山村陈家老二陈仁武与薛水莲举行婚礼,亲友们闹新房,笑声盈盈,喜气洋洋。但新婚过后,大家庭里矛盾不断,大儿媳总是计较小家庭的得失,百般算计,后来在大家的帮助下,她终于改正错误,一家人重归于好的故事。该片是上海电影制片厂1981年摄制的喜剧故事片,由赵焕章执导,王书勤、温玉娟、王玉梅、于绍康等主演,于1981年6月在中国大陆上映

六七十年代结婚办事都吃什么?

哥哥比我大19岁,哥哥是1979年的冬天12月份结的婚。因为冬天猪养肥了,可以杀了用来办喜宴。那一次,我家杀了五头猪。

那时候我8岁,依稀记得,嫂子是用了一辆三匹马的大马车,上面铺上红毯子接回来的。到家之后,先放了一挂很长的鞭炮,先把嫂子的嫁妆都搬进屋子里,然后在院子里墙上贴着毛主席的画像,爸爸和妈妈并排坐在前面的一张课桌前,哥哥和嫂子三鞠躬,就算礼成了。

把嫂子扶进屋子里,坐在炕上,叫坐福。

过了一会儿,喜宴就开始了。我家一共有两间屋子,分别在两个炕上和两个屋子的地上各摆了一张桌子,一共四桌。这第一轮坐的大多是娘家来送亲的,只有每桌有一个能说会道的婆家亲戚,坐在席上陪娘家送亲的人喝酒吃饭唠嗑。

我们很多小孩,只能分散在各个角落里看着大人们说说笑笑的,但我们可以吃糖吃瓜子。

每桌大约有十二个菜,大多以猪肉为主。先上的菜有红烧猪肉、红烧排骨,碗菜有扣方子肉、扣刀背肉、扣猪肚,拼盘有猪耳朵、猪口条、猪拱嘴,炖菜有猪肉酸菜粉条炖冻豆腐、猪肉丸子炖白菜,炒菜有炒蘑菇、炒木耳、圆葱,凉菜是拌大拉皮。

虽然都是很普通的菜,但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都不好,一年也吃不上几回肉,都是用大锅炖出来的,还是觉得那菜特别香。无奈那天从中午一直一轮一轮地摆席摆到了晚上,没有人能想到我,我也只能咽着口水饿到了很晚。

晚上10点钟左右的时候,按老规矩,一对新人要吃饺子。那时候很多孩子都要去讨饺子吃,主家黑每个孩子都要分上三五个饺子吃。为了这,再晚人再多也要挤着讨饺子吃,为的就是那个喜兴劲。

这个场景,虽然已经过去了40多年了,但在我的记忆里,哥哥的婚礼,是最朴实最喜庆的婚礼,吃得饭菜也是最美味的佳肴。

六七十年代吃过农村的结婚宴席,那时有点小记不太清,但绝对是没有现在的莱样丰富品种多,七八个菜十个菜的样子荤菜只有猪肉,没有什么饮料白酒管够,那时都是自己在家里边办,娶媳妇吃六顿三天,做媳妇吃两天四顿。

有工作的结婚,一般都是晚上请茶点喝点茶吃点糖闹一闹,或者旅游结婚回来包一点瓜子糖果拜访一下朋友同事,就算是已结婚了,说明一点不管是农村还是单位的结婚,几元钱的礼还是要挂一点的。

人生大喜事莫过于结婚,应该说不管什么年代,结婚是非常隆重的,其码邀上亲朋好友,摆上十桌八桌,鸡鸭鱼肉蛋牛羊肉,那时都是盘装海碗盛,一般四、六个果碟,也有水果梨苹果香蕉,6个凉菜,粉皮水煮花生千张藕,最后上6到8个热菜(荤菜)喝的酒根据条件多是散酒,也有瓶酒,应该说跟现在一样,只是很少上大件,比现在菜品少些,份量精度逊色些,大家吃的是津津有味。酩酊大醉不乏其人。

城市结婚我不知道。

我们当地农村结婚(江西赣州)是要办酒席,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会前来祝贺,亲戚朋友要发帖,邻居家庭不需要发帖,不请自来。坐上十几二三十桌都正常,酒席十二个菜,称为四盘八:

1 上四碗,猪足包,鱼饼,荷包肉,白斩鸭。

2小炒肉,红烧鱼,梅菜扣肉,客家油炸豆腐。

3酸菜炒鸭杂,凉拌富菜带肉丝(芹菜),猪肚心肺汤,冷盘卤菜(多种花样)。

酒席喝自产纯糯米酿制的米酒,用锡壶装盛,又香又浓,喝后似醉非醉。

总共十二个菜,叫正宗四盘八碗,寓意于一年四季十二个月,月月丰收有余,四季发财,风调雨顺,天长地久。

现在有所改变,没有原汁原味。

80年结婚,包括家俱、单门冰箱(友谊宾馆后门买的)单捅洗衣机、永久自行车、沙发、酒拒、书拒(请木工做的),赶时髦在唱片厂借个会议室,请了个两餐厨师办了个80个人的品酒交际舞会总共花了900多元(当时月工资41.8)。

70年代,100块可以摆10桌婚宴?

谢邀。人在美国,刚下飞机……哈哈…

这是个数学题?还是个语文题?是个经济题?还是个民生题?艾玛,好复杂,我深信,这不是个问题,只是个社会进程中的数值问题。

过去真好,钱很少,但管用!

现在也好,钱很多,还想多。

我们是进步了呢还是膨胀了呢?我们是文明了呢还是文化了呢?鬼知道。现在一万块办十桌,烟酒不在内……哦天,还是拿现在的钱,回到过去去用吧。

应该可以的,听大人说过,那时最客气的待客宴席,是“六大碗”。

何谓“六大碗”?

一碗大白菜炒卜页,(现在都称为国菜了),一碗红烧肉,一碗红烧鱼,一碗肉丸,一碗假鸡,一碗青菜豆腐汤,

假鸡?那时候,鸡是舍不得吃的,因为一个鸡蛋也能换到一包盐,或一包糖之类的。所以用茨菇切成角样白烧,上面放几块鸡肉,或者煎几个蛋,烙成饼,然后切成块,放在茨菇上面,冒充一碗鸡了。

那时猪肉在三伏天只有七毛钱一斤,还舍不得吃,盐,一毛四一斤。

相比现在,那时100块就能做成一桩大事,

社会在极速发展,那些历史只能封存了,再回首,只是目瞪口呆,唏嘘不已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八十年代酒席 婚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八十年代酒席 婚宴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